何大爺10多年前因為外傷小腸破裂做過小腸部分切除吻合術,術后2年,何大爺發現站立時腹部傷口下段開始鼓出包塊,平躺包塊又消失,還會發生局部疼痛。但因為覺得不影響基本生活,何大爺一直沒有作特殊處理。
隨著時間推移,10多年過去,何大爺的小包塊逐漸增大,變成了一個大包塊,而且開始時常疼痛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,何大爺這才到玉溪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就診。
接診何大爺的是胃腸外科金杰波醫生,他仔細查看,診斷為術后巨大腹壁切口疝。并發現何大爺的腹部因手術后各種原因導致傷口愈合不良、局部組織強度變弱,腹腔壓力增高后腸管等會從腹壁薄弱處鼓出,如果再發展下去,可能導致腸管嵌頓、缺血壞死,這也是何大爺常疼痛的原因,需要進行手術治療。


同時,由于何大爺有糖尿病,進行手術治療時,容易發生傷口感染,但何大爺又強烈表示要求進行手術,修復切口疝、減輕疼痛、提高生活質量。胃腸外科就何大爺病情實際作了充分的手術討論,建議進行腹腔鏡手術。
相比傳統的開放手術需切開20公分的切口,腹腔鏡手術只需要3個1公分的微創傷口,能達到大傷口開放手術達到的手術目的,而且可以減少傷口感染、補片感染的風險,術后恢復快、疼痛輕。但腹腔鏡手術難度高,再加上何大爺10年前做過腹部手術,腹腔粘連重,腹腔鏡下縫合腹壁缺損、放置補片技術要求很高。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李菊芳與主治醫師金杰波搭檔,為何大爺實施了腹腔鏡下巨大腹壁切口疝手術,手術圓滿成功,患者順利出院。


據悉,此例手術在何大爺之前醫院沒有開展此類手術記錄,此類病人只有到上級醫院去進行治療。此例手術的成功,不僅是醫院自主完成的首例,更體現著胃腸外科學科技術能力更上一層樓,已具備腹腔鏡下處理復雜腹壁疝的能力,玉溪的病人不用上昆明,可以在家門口通過微創手術解決此類難題。(胃腸外科 金杰波)
|